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小学

家校共育德育活动

2021年 “红色探索 敢为人先”主题教育活动

发布时间:2024-01-03 14:58 栏目:德育活动 发布单位: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小 点击量:444 【公开】

近来,武昌三道街小学三年级的同学们在中队辅导员、党员教师邓坤伦带领下,准时来到了打响武昌首义第一枪的地方-工程营旧址,30名同学排着整齐的队列,瞻仰了武昌起义工程营发难处纪念碑,聆听红色革命历史导师讲述110年前“一枪首义,全国响应”的风云故事,作为武昌人,同学们对自己家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图片9.png

为了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邓坤伦老师事先制定了详细的项目活动计划书,将一次参观体验活动变成了一场感受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系列研究活动。而同学们踊跃报名,积极查阅资料、撰写活动期待,自行分组,确定了各自小组的研究主题,满怀期待的准备着此次活动。

工程营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发难处,1911年10月10日晚7时许,这里响起了武昌首义第一枪。在由三杆竖立的步枪形象所铸造的纪念碑前,同学们全神贯注的听老师讲述那一晚发生的故事,仿佛和革命先烈一起点燃了浑身的热血,向那个腐朽陈旧的社会扣动了革命的扳机,打出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听完故事,在场的少先队员都默默的举起了右手,在纪念碑前,行了一个庄严肃穆的队礼。

因为同学们提前做足了功课,当老师问到一百多年前武昌城有几座城门时,大家不仅了解城门的数量,对各个城门的名字更是如数家珍,在老师的指引下,同学们对武昌的城门和新老地名的变化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从武昌人进阶到了“武昌通”。

沿着武昌首义革命军的进军路线,同学们来到了首义广场,沿途通过观察三副不同时期的武昌地图:1883年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1936年武昌城街道图、新中国成立后的武昌区街道图,回溯历史,让同学们更直观地看到了武昌百年来的变化。随着邓老师的讲解和指引,同学们逐渐把自己熟悉的地名和众多武昌首义革命遗迹联系了起来,红色传承就如细雨润物般进入了同学们幼小的心灵。

本次活动的最后一站,就是著名的辛亥革命博物馆。在入口的巨型浮雕处,老师为大家讲解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同学们在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浮雕前列队敬礼,向那个年代不屈斗争的革命先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之后,大家满含着期待,和老师一起步入了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各个展厅。在一号展厅的条约墙下,在《辛丑条约》签订的蜡像场景前,同学们切身的感受到了晚清那段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在二号展厅,大家跟着孙中山一起筹备中国同盟会,见证张之洞创办汉阳兵工厂,目睹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在三号展厅,同学们走进了武昌起义时老武昌的街道,在一幕幕微缩实景中,仿佛亲身经历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武昌起义,一起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四号展厅,同学们看黎元洪阅马场祭天、黄兴骑马指挥阳夏保卫战的雕塑、革命的烈火燃遍满清版图,直至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统治,最终走向共和。

博物馆展厅中生动形象的场景复原、声光展示极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围绕探索问题,同学们在观察和寻找中不断延伸出各种新问题,在老师一一解答后,一个积贫积弱的中国一步步走向自强变革的道路清晰地在同学们的笔下和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一个个展厅参观下来,通过老师的讲解、各种历史场景的再现、一件件实物的观摩,同学们对近代中国历史有了一个切实的认识,对于辛亥革命的前因后果有了清晰且完整的了解。

图片10.png


这次活动,孩子们在情景式探索武昌首义的过程中,瞻仰了红色遗迹,传承了革命精神,经历了一场难忘的爱国主义精神洗礼,在实践探索活动基础上增加了更为浓厚的仪式感,从老师讲解、到给线索做任务,极大地提升了同学们的沉浸式参与深度,让同学们带着问题探索武昌革命、建设、发展的过程,从内心深处厚植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精神,更加珍惜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此次活动和武昌团区委、武昌区青教办、武昌区教育局、少先队武昌区工作委员会共同组织。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3 wuhaneduyun.cn 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4167号   鄂ICP备13001992号-14
主办:武汉市教育局    
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10号     联系邮箱:sdjxx@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