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全面推进新课改的重要任务。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民族素质的提高,影响一代人的健康成长。家长学校是加强家校联系的桥梁,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有效配合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先进的理论、正确的观念、科学的方法武装家长头脑,帮助家长端正教育观、人才观,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合力。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教育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科学管理,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校联系,广开社会育人渠道,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跨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一)日常联系:平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增进彼此间信任与感情,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二)定期家访:通过家访,增进双方了解,重点做好后进生、问题生家校共教工作。
(三)培训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升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帮助家长答疑解惑,实现育人合力,争取效果最优化。
(四)及时处理: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同学间纠纷,促进班级和谐发展。
三、具体要求与措施:
(一) 态度真诚,用心服务
成立各班“家长学校”委员会,每班推选出一位代表,每学期召开一次到二次家长委员会的会议,收集并反映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协调并参与班级管理,认真倾听家长心声。
(二)结合课程,内容落实
教学内容落实。根据年段学生特点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序列地进行,使教学内容序列化,系统化。并且要求认真备课力求课上得精彩、实用。
(三)紧密联系,落实合作
1.日常联系:各班通过班级群、qq、微信、电话等渠道,分享学生日常动态,保持家长关注学校、班级工作的习惯。
2.定期家访:各班通过家访,增进双方了解,重点做好后进生、问题生家校共教工作。平时多关心外来民工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经济困难家庭、学习有障碍的同学,这几类家庭多有教育意识薄弱,或能力不足的问题,各班老师要补上短板,保证全员发展。
(四)备好预案,稳定和谐
各班老师要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同学间纠纷,变麻烦为契机,教会家长和学
生理智客观处理纠纷,促进班级和谐发展。
(五)经验整理,留存资料
各班做好家长学校阶段性总结,对经验和不足进行反馈,为下期家长学校工作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