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小学

家校共育家长学校

爱孩子 从懂孩子开始

发布时间:2024-01-03 10:56 栏目:家长学校 发布单位: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小 点击量:326 【公开】

尊敬的老师、家长朋友们:

 

学校对家庭教育的重视,让我们每一位家长身上多了一份责任,而老师在我们每一个孩子身上倾注的爱心和心血,更让我们感动。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课堂,家长是老师的助手,家庭是在打地基,学校是在建房子。

首先感谢学校、老师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很荣幸能与大家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分享与孩子一起成长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经历,希望能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关于孩子成长教育,我想在座的各位家长肯定有很多比我做得好的地方,说来渐愧,对于自己的孩子还有很多做得不够的地方,下面我初浅地谈一下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体验心得,与各位家长共勉。

一、做个懂孩子的父母:

孩子在上一年级之前,我曾问孩子:“你长大之后的理想是什么?”孩子回答:“跟爸爸一样上个班就行了。”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百感交集,虽平实,但却说明了孩子是属于安逸型的,对自己没有什么规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差不多就行了。

当看到孩子题目做错的时候,我让他改下错题,他一看,马上反应过来,说应该是多少、应该怎么做,而且答的是对的。我反问:“那为什么做错了呢?”他会说没时间检查、检查得不够仔细、没注意、不小心擦掉了、不小心弄错了之类的话。这些其实间接告诉了我,孩子每个阶段的状态是怎么样的,学习方法如何,有哪些缺陷。只有关注到了这些、懂了这些,才能知道后续如何发扬优点,调整不足的地方,怎么调整更好。所以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关注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需要了解如下内容:

1、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

2、关注孩子每个阶段的兴趣、爱好;

3、了解孩子每个阶段的学习状态、成果、优势、缺陷;

 

二、做孩子的导师:

1、引导孩子将心里的想法讲出来,认真聆听,耐心安抚,直至他完全理解消化吸收以及问题解决为止。注意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1)感同身受,学会“两分”

A、分享喜悦:孩子有高兴或得意的事跟我说,要认真倾听,一同快乐。

B、分担忧伤:孩子有伤心或难过的事向我倾诉,要耐心安抚,替他分担。

2)平和情绪,学会“三不”

A、不生气:跟孩子说话时不生气,免得伤了感情。

B、不挖苦:嘲笑、讽刺、挖苦会让敏感的孩子受到伤害。

C、不翻脸:亲子间有争执时,要多理解,多谅解,妥善解决问题。

3)六A的力量:

第一A是接纳,接纳就是无条件;

第二A是赞赏,你是独一无二的;

第三A是关爱,爱的言行来表白;

第四A是时间,你我生命紧相连;

第五A是责任,担子我要挑起来;

第六A是权威,我要为你立界限。

 

2、引导认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兴趣出发,才能让孩子乐学。从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捕捉孩子兴趣点,加以引导,然后再给他们的兴趣去点温加油,让它们燃烧起来,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作为低龄段的孩子目前还不能判断自己想法、行为的适宜度,所以需要父母提前赋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意义在哪里,甚至就正确的思路,要给予他足够的意义,让孩子在理解、兴趣中正确作为。

1)作  业:

A、首先不能将它当作负担,要将它当作一场开心的游戏,每个同龄段的小朋友都在体验,游戏一旦开始,过程非常美妙,结束它同样畅快淋漓。既不能赶场子式的敷衍了事,也不能没有时间规划的无止境的做下去。赶场子式的敷衍了事,就体会不到过程中的惊喜与收获,没有时间规划的无止境的自娱自乐,就会错失完整开展游戏的机会。

B、过程比结果重要:

读书时要专心,写字时要好好书写,做题时要认真思考,作业完成要仔细检查。

出现错题的时候,分析原因,找差距,详细介绍做题方法,以帮助其及时消化。

C、多动脑筋,多找规律方法;

 

2)学校布置的活动任务:

A、将它当作日常游戏中的一次重要游戏;

B、接受任务了,就认真做好它;

 

3、引导认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这是检验自己是否理解课堂知识、及时查漏补缺的很好的方式,回答错了,得到老师及时纠正,也就是将考试中易暴露的问题提前解决掉,与其后面错,不如提前错。

2)认真做好作业再玩

认真将作业做准做好,就是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去玩。出错、错得多,等于是自己刻意要占用玩的时间来纠正错题,与其这样,不如一次性做准做好。

3)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好的绘本、书籍就是纸质的动画片,喜欢看动画片,现在开始,就将绘本、书籍当成纸质的动画片来看来读,每天读书30分钟,大声读,边读边理解,边读边画出好的词汇句子。

4)养成做作业三部曲的习惯

作业三部曲,即:做作业---复习---预习。放学回家,先做作业,做作业时要掌握时间,不能磨蹭,做完之后自己检查,直到完结。然后复习当天学习的内容,如果有不懂或理解不透的内容,问家长,及时消化当日学习内容。最后预习明天即将进行的新课程,提前找出难点、疑点,上课时注意听讲。

5)鼓励孩子多动脑筋,养成用多样化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习惯。

孩子的惰性心理、依赖思想是普遍存在 的。记得孩子在刚上学的时候,经常是做作业做到一半,因为不确定,要拿出来给我确认一下答案是正确的,才继续往下写。后来我们约定,自己独立完成,不会做的,可留到最后再做,做的时候,需要多动脑筋思考,绞尽脑汁还是不会做的,才能问。后来这个毛病慢慢改掉了。

学到数学图形这一节的时候,老师让用七巧板中的任意几块,去组合成不同的图形。孩子告诉我,老师教了6种方法,我让他用区别于老师教的6种方法之外的其它方法去组合图形,结果拼到第4种的时候,他说:“妈妈,我实在想不到其它方法了,只能拼这几种了。”后来我稍稍点拨了一下,他又接连拼出了几种,最后一共拼了25种出来了。这说明孩子很多时候,只满足于作业完成了,并没有去用心动脑筋思考,所以结果自然是受局限的。所以自此之后,语文的组词、造句、看图写话,我问得最多的就是再想想,看看还有没有别的表述方式。数学,问得最多的就是,再想想,看看还有没有别的解题方法。同时,他答题完了之后,我会将不同的表述方式、答题方法仔细讲解一遍,让他及时理解吸收。

 

    三、发扬契约精神

1、契约目标:

1)让孩子意识到:所有的收获、喜悦、机会,都得靠自己的努力、付出争取而来。

2)学得尽兴、玩得尽兴;

2、契约约定:

1)明确日常雷区;

  哪些是不能做的;

当孩子行为不合规矩的时候,及时告诉他,越界了。

2)明确本期目标与奖罚举措;

  及时就日常进步、做得好的地方予以表扬,拿实例来分析做得好的要点,表扬到实处;

  例如:用肯定帮助孩子树立价值感和自信心

• 被肯定,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心理需求,小学生更为强烈。我们一旦能真心肯定孩子,又能被孩子明确地感受到,就会激发出巨大的正能量,甚至出乎我们的预料!

• 被肯定,是孩子心灵成长的“蛋白质”,如果严重缺乏,就会造成自我价值感的缺失和智慧的贫乏

• 经常得到肯定才能建立足够的自信

• 慎用“比”字,多用眼神、大拇指

• “哪壶先开提哪壶”

• 肯定的方法多样化越具体越有效

 

对作业的肯定

• 我忍不住要多看两遍,真好!

• 喜欢你深刻的见解,喜欢你爱思考!

• 就这样做下去,孩子!

• 我发现你的成绩又提高了!

• 孩子,你在努力!我能感觉到!

• 这段时间学习状态很好!

• 这么端正的作业,一定下了很大功夫!

• 作业挺多,你还能写这么好,这就叫坚持!

• 妈妈相信你,你也要相信自己,能写得更好!

•  这不是你的水平!

• 认真写了吗?我喜欢你上次的作业!

 

3、信守约定与承诺,及时履行契约,奖得欢喜,罚得痛心;

例如:孩子读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开始用《宝宝成长自律表》,以小红花、星星、赞等贴纸进行奖励,比如不玩手机电脑、按时睡觉、自己吃饭、自己洗澡等等都会奖1颗星星,反之,则在已获得的星星里面,扣减1颗星星,并禁看动画片2天,奖励是奖他感兴趣的内容,罚也是拿他感兴趣的内容来罚,依此类推。每积满100颗星星,就可以奖励喜欢的玩具一件。所以从小时候开始,家里的玩具,都是靠孩子自己的努力获取的。

上一年级之后,凡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拿双百,就可以满足1个愿望。

 

四、当孩子的对手:

人都是需要在一个竞争的环境下成长的,这也是逆境教育的范畴。孩子也一样,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在学习、积累生活经验方面,和孩子一齐竞赛,同孩子一起成长,同时最重要的是激励孩子成长。

1、一起做、一起玩,促使孩子进步;

比如:幼儿园时候,学校布置的折纸、捏泥人作品、绘画、制作玩具等任务,经常是他做他的,我们做我们的,各做一个,最后发现孩子会喜欢大人做的那个作品,然后将两个放一起,去对比差距,看看对方的好在哪里,而自己的差在哪里,紧接着就是将自己的作品拆了做、做了拆,直到模仿到相近为止。

日常生活中,跟孩子玩成语接龙,在玩的时候,甚至故意输给孩子,让他感觉到良性竞赛的快乐,积累知识于无形。争强好胜是人的天性,孩子也一样,在有对手的情况下,有时更能激发出孩子的潜能。在生活里的很多场合,都可以与孩子玩竞争游戏,包括吃饭、下棋、画画、玩迷宫、脑筋急转弯等等,甚至让孩子出题,我们答。

读小学了之后,他答完题了,我们会说出自己不同的解题思路,直到他理解。

平时别小看了这种竞赛,实则能培养孩子不怕对手、敢于面对竞争的心理状态。现在社会竞争激烈,以后孩子应对的生活更是如此,靠心理素质和实力说话,没有一种良好的向上的、无惧无畏的精神,是难以立足的。在孩子小、心理不成熟的时候,适时合理地和孩子做对手,是为了让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真正遇到强大的对手时,能不胆怯、笑脸相迎种种难题。

 

2、将学习融汇到生活当中,移动式学习;

就近期学习到的新知识、近期弱项、近期容易错的内容,生活中随时出题问答,比如在逛公园的时候,前面有一幅画面,随时让孩子说一说看图写话,说完之后,点评一下讲得好的地方在哪里,讲得不好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不好,如何调整会更好,最后说一段范本,让孩子加强巩固。去游乐场游玩结束回家的路上,就本周作业中的错题进行反问,及时检查孩子的知识吸引情况。

 

五、当孩子的隐形翅膀,为孩子保驾护航。

创造适宜孩子成长的一切环境。

1、睁大我欣赏的眼睛。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从今天起,我要学会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长处和潜力。

2、闭上我批评的嘴巴。从现在开始不指责、不批评孩子,不会说时不说,会了再说。

3、敞开我接纳的怀抱。爱是无条件的,问题是成长中的问题。问题至此,我负主要责任。当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一定是他最需要爱的时候。我要跟孩子一起面对,一起承担,一起成长!爱孩子就是爱到“问题孩子没问题”!

4、学会放手。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5、春耕、夏播、浇水、除草、静赏花开,学会期待,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孩子的进步,有时是缓慢的,要有耐心。

朱元璋七岁还不会说话,后来做了皇帝。爱因斯坦九岁还不会说话,后来成了最伟大的科学家。黄忠60才上班,姜太公80才做官,孙悟空500岁才西天取经,白娘子1000岁才谈恋爱,你急什么?

6、当所有的方法都用尽了,还不管用。就用心去爱孩子。找优点。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一个从小充分得到母爱的人,一生充满自信,”多拥抱孩子,没有一个孩子的问题是一个拥抱解决不了的,如果一个解决不了,就两个。当我们读懂了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便可能更好的理解孩子,善待孩子,才能更科学地陪伴孩子,引领孩子,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3 wuhaneduyun.cn 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4167号   鄂ICP备13001992号-14
主办:武汉市教育局    
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10号     联系邮箱:sdjxx@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