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小学

家校共育班主任分享

爱上来自“星星”的你

发布时间:2024-05-31 13:32 栏目:班主任分享 发布单位: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小 点击量:259 【公开】

 ——我与“星星”不得不说的故事

这是我时隔八年再一次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因为刚从六年级下来,突然面对一群一年级的孩子,特别的不适应,感觉自己完全没法和这群不懂事的小朋友们沟通。我面对这些年龄小,刚入学的6、7岁的孩子,觉得工作更加繁重。经过一个学期的慢慢适应,其中的酸甜苦辣很多,班级工作从开始的没有头绪到慢慢进入正轨,一个学期下来,如果要说记住了多少,我想“她”会占据了我的回忆。

日记一:

2015年9月1日                                           天气:阴

她用哭泣“走进”了我的班级

鑫鑫是我今年新接手的一(1)班的一名孩子,刚开学时,这个小女孩天天哭着不肯上学,要找妈妈。她的家长每天强行把她送进校园后就离开学校,我们当时都想,刚入校的一年级的小朋友可能一时还没转变过来,等过段时间,在老师的关爱下,在和班上其他小朋友慢慢地相处中,孩子就会慢慢适应校园生活了。可是鑫鑫每天被家长强行送进校园后,说什么都不肯进教室,无论老师好说歹说都不行,就只重复哭喊着一句话“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当我强行把鑫鑫带进教室后,鑫鑫也一直哭泣,就是不肯坐到自己位置上,我无论用怎样的方法去劝说,表扬、奖励、让其他孩子来和她交朋友……全都行不通,她就是要妈妈,而且在班上哭闹得导致老师完全无法正常上课。学校德育主任帮我把鑫鑫带到大队部去劝说,在大队部鑫鑫不知是不是因为哭累了,就不再哭了,可以自己玩橡皮泥、画画,就是不愿到班上上课。我们联系家长共同商定教育方法,家长到校后跟我们一起做鑫鑫的工作,问她为什么不肯上学,鑫鑫回答“我要妈妈……”我们当时都觉得这只是孩子一时的不适应,过几天就会好的。于是跟家长约定,无论鑫鑫怎样在学校哭闹,也不把她接回家,就放到班上,让她适应一段时间就好了。可是,当我们强行把鑫鑫带进教室,她又开始哭闹不肯上课,非要回家找妈妈。

 

【反思】

作为班主任尤其是一年级的班主任,相信各位都会觉得鑫鑫当初这种不愿意上学的现象就是典型的新生现象。我们都知道,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入学时,一般都会有两种典型表现,一种是胆小内向,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另一种就是活泼外向、大大咧咧,毫无规矩。当时的我就是这种按照惯性思维,武断地判断鑫鑫就是第一种内向认生的,认为鑫鑫过段时间自然就会适应了……

 

 

日记二

2015年9月8日                                           天气:阴

她用哭闹“折腾”着我的班级

    音乐课上,鑫鑫趁老师不注意,从教室溜出来了,因学校大门是关着的,鑫鑫没能出校门,于是躲在校园的角落里,当老师发现鑫鑫不见了,满校园找,好不容易才把鑫鑫找到……在此后的整整一个月里,像这样的状况每天都在重复上演,因为鑫鑫说什么都不肯进班上课,为了保证鑫鑫的安全,我除了上课以外的所有业余时间都耗在了鑫鑫身上,寸步不离,当我上课时,学校领导就轮番来做鑫鑫的工作,可是每天,鑫鑫都是从一大早家长把鑫鑫送来时,鑫鑫哭闹不肯进校园,强行带进教室后哭闹不肯回座位,伺机逃跑,老师、校领导寸步不离的守候鑫鑫,其中还有几次,鑫鑫对我说她肚子疼,当我联系家长带她去医院看病时,医生全面检查了一番,没发现任何问题,我们才意识到这只是鑫鑫不想上学,要找妈妈的一个借口……一个月下来。我班完全没法正常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在鑫鑫这样每天反复的哭闹下,严重影响了班上的教育教学工作,班上每天都是闹哄哄的,其他的孩子几乎每天都在看着我如何在鑫鑫身上忙碌着,一个月下来,我所有的课余时间都耗了进去,连其他孩子的作业本都是下班后再批改的。下班回家后还在和鑫鑫家长继续电话联系共同商讨教育鑫鑫的办法……当我在班上上课时,学校领导也为鑫鑫耗进去了自己所有的时间,老师、校领导、鑫鑫的家长都在这种反复发生的状况中折腾得疲惫不堪。我们都意识到,必须要另想办法来解决鑫鑫就是不肯上学的问题,我们为了帮助鑫鑫上学想尽了所有的办法都不奏效,而我们也不能为了鑫鑫一个孩子而影响了其他孩子的正常学习,于是,学校和家长共同决定,先把鑫鑫带回去,等家长在家把鑫鑫不肯上学的工作做通以后再把鑫鑫送来。

 

【反思】

经过一个星期的观察和交流,坦诚地说确实出乎意料啊,一年级的班主任都有这种感觉,就是当一个新的集体形成后,孩子们那种天性使然,很快就会忘却了胆怯而和同学彼此热络地交流玩闹起来。但是鑫鑫却还是不断地哭闹不肯上学,不仅让我一时束手无策,也着实让我的班级一时间陷入了“混乱”中,我无暇去为这个新集体制定任何规则,培养任何习惯,我只能一次次、一天天围着“鑫鑫”去转。当时的苦恼,很多办公室的同事应该都十分清楚。在和鑫鑫妈妈一次次的交流中,才渐渐意识到,鑫鑫对于妈妈有着超于一般孩子的依赖,我了解到,鑫鑫还有一个3岁的弟弟,鑫鑫总觉得弟弟的到来剥夺了爸爸妈妈对她的爱,其实鑫鑫的爸爸妈妈很爱她,但鑫鑫却还是总对外人说“爸爸妈妈只爱弟弟,不爱我……”所以在鑫鑫看来,她上学了,就会离开妈妈,这是鑫鑫不能接受的,这时,我们才渐渐意识到,这并不单纯是鑫鑫的不适应,而是她存在心理疙瘩……

 

日记三

2015年10月11日                                           天气:阴

她走了,好像是“好事”,可我……

鑫鑫家长把鑫鑫带回家后,在全家共同的商定下,决定把鑫鑫带到自己的一个亲戚的学校,学校在乡镇,而且是一所寄宿学校,因鑫鑫妈妈的小姨和姨夫都在那个学校,鑫鑫妈妈就拜托他们无论用什么办法都一定要把鑫鑫不肯上学的问题给解决了。鑫鑫妈妈的小姨和姨夫接收了鑫鑫,把鑫鑫放进了他们学校的一个一年级的班级里,鑫鑫到了新的班级,不肯上学哭闹仍旧继续上演着,只是不同的是,这位老师没有像我们一样好言相劝,每当鑫鑫在班上哭闹时,老师强硬的说你马上跟我上位去,不准哭!鑫鑫不去,在和那位老师的拉扯中鑫鑫用手打老师,用脚踢老师,那位老师说,你只要敢打我,我就会打你……于是,鑫鑫真的打了,而老师也打了她,最后鑫鑫被震住了,她完全没想到老师会真的敢打她,从小到大,鑫鑫都没挨过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宠着她,就算他在我们学校哭闹着不肯上学的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家里长辈也没有一个人打过她。可今天,这位老师却真的打了她,鑫鑫边哭边喊“老师打我……”,不过鑫鑫虽然娇气,但绝对是个聪明的孩子,她深深懂得“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她不敢哭了,因为一哭就会挨打,鑫鑫乖乖上位去了。不过,聪明的鑫鑫立刻想出来其他办法“逃跑”,也是趁老师不注意就逃跑,同样的,她逃不出校园,只能躲在校园的角落,只是,这次被老师“逮”到的后果是罚她在操场跑步,直到她跑不动为止……于是鑫鑫也不敢再逃跑了,她使出了自己的最后一招“装病”,这次,聪明的鑫鑫想出了比肚子疼更严重的病(上次在我们学校就以肚子疼为借口,成功骗得老师联系了妈妈),鑫鑫说自己“心口疼”,老师说“行,我带你去看病”,鑫鑫说“我要妈妈带,你难道还帮我出医药费吗?”老师说“没问题,我帮你出医药费,你在学校发生的任何状况都与你妈妈无关,我会对你负责的,你只有放学时才能见到妈妈。”鑫鑫怔住了,老师真的把鑫鑫带到了医院,经过医生的检查,老师“转述”了医生的话,“你心口疼,要么在医院打针,要么就做手术……”鑫鑫是何等聪明的孩子,她怎么会愿意打针和做手术呢?她立刻说,我哪里都不疼,我就是不想上学。真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以后无论鑫鑫如何“耍宝”,这位老师都有办法去治她,当然这一切,其实都是经过家长、亲戚共同商定的。就这样,鑫鑫在这里老老实实的上了一个月的学,她开始想念我们了,她经过比较,发现还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和蔼可亲,鑫鑫还是想回到我们学校来上学。于是鑫鑫对妈妈说,“妈妈,我觉得还是毛老师最好,我还是想回去上学……”鑫鑫妈妈高兴地跟我打电话说“鑫鑫愿意上学了,她要回来了。”其实,鑫鑫不知道,鑫鑫在乡下的这一个月时间里,我和鑫鑫妈妈一直密切联系着,鑫鑫在这边所发生的一切,鑫鑫妈妈都告诉我了。只是,这里老师所使用的有些方法,我们不敢用,不管是教育局还是学校,都对老师的师德有着明确的要求,我们绝对不能动手打学生,也不能体罚孩子。就算是经过鑫鑫家长同意,也绝对不可以,就算鑫鑫家长没意见,但其他孩子看到老师打鑫鑫或者罚鑫鑫,回去跟自己的家长说,其他家长会怎么想?他们肯定会想,老师能这样对待别的孩子,有一天也一定会这样对待我的孩子……所以同样的事情发生,我们却用了不同的教育方法,但显然,针对鑫鑫来说,那位老师的方法更为实用有效。同样是一个月的时间,我们这边没能让鑫鑫成功转变过来,仍然不肯上学,要找妈妈。而她们却也是用了一个月,让鑫鑫不敢不上学,进了校园后不敢找妈妈,通过比较,鑫鑫想,学是一定得上的,那还是回到我们学校上要好些,毕竟我们这边的老师是多么和蔼可亲啊!就这样,鑫鑫做了一道选择题,她选择了我们。

 

【反思】

    鑫鑫走后,我一直和鑫鑫的妈妈保持着联系,因为我真的很想知道鑫鑫现在如何了?她在新学校能适应吗?在和鑫鑫妈妈交流中,我了解到鑫鑫在新学校所出现的种种状况,以及那边的老师又是如何处理的,虽然感叹于这些方法我们都实在是不能用,但我还是为鑫鑫一天天的改变而高兴……有一天,当鑫鑫的妈妈和我联系中告诉我,鑫鑫还是觉得我最好的时候,还是想回到我们这个班集体时,在那一刻,我一时惶恐又欣喜。惶恐在于我不知道鑫鑫回来后会不会又出现以前那些状况,而我又不能用同样的方式去处理,到时又该怎么办呢?欣喜在于鑫鑫终于愿意上学了,我意识到,我要走进鑫鑫的内心,才能真正地帮助到她……

 

日记四

2015年10月30日                                           天气:晴

她回来了,好像是“坏事”,可我……

当鑫鑫再次回到我们的校园时,她已转变过来了,因为妈妈当着鑫鑫的面说,你如果再出现以前那种情况,我会立刻把你送回去,而且不再接回来了。聪明的鑫鑫听了,怎么会愿意再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她愿意上学了,愿意坐在教室里和同学们一起听课了,在和老师、同学的朝夕相处中,鑫鑫变得爱上学了,在班上也交了不少的好朋友,在鑫鑫妈妈和老师的共同配合下,鑫鑫变得很爱班集体,总抢着为同学们服务,我也总在表扬她,鑫鑫很聪明,学习成绩也很好,现在的鑫鑫,越来越爱老师,越来越爱和同学们一起玩耍,鑫鑫回去对妈妈说:”我觉得上学很有趣,我以前为什么不愿意上学呢?”就算鑫鑫犯了错误,我严厉地批评她时,鑫鑫也马上愿意接受。当我批评其他孩子的时候,鑫鑫甚至在旁边帮忙“教育”说,“老师批评我们是爱我们,是要帮助我们改正错误。如果老师不爱我们的话,老师就不会管我们了……”瞧,现在的鑫鑫,越来越招人喜爱,她已经成为我最得力的小助手,总是帮助老师一起为班级服务。

 

【反思】

    如今鑫鑫的转变,真是让人高兴不已。我意识到鑫鑫越发地黏着我了,越发地喜欢上这个班集体了。我高兴之余,我也常常反思,当初鑫鑫为何要离开呢?我要怎样做,才能避免“鑫鑫”的离开呢?我意识到,是爱。爱是教育的起点,也是终点。但爱也像钥匙一样,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爱的方式便是走进他们心灵的钥匙。学会去爱,因生给爱。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形成合力。当孩子出现种种问题时,必然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他们的转变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与家长共同配合教育,尽快促使孩子的根本转变。

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因为他本身就讨人喜爱。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我们教师的最大考验,而这也正是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中欠缺的一个方面。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爱的教育”其实质内涵就是“宽容”,对待学生的缺点要抓住他们行为中的积极因素,采取“赏识”的策略,使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才能从根本上自觉地转变。相信大家都看过陶行知先生“四粒糖”处理“打架事件”的故事,让我们不得不由衷地佩服先生的教育手段。其实我们也有同感:教育学生,处理偶发事件时,越是说教多,效果就越差,甚至会直接导致学生的“阴奉阳违”,重者“变本加厉”,个中原因其实也是不言而喻的。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确实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所以教师要有信心、耐心和恒心,更要有一定的爱心, 所谓“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与他们沟通, 给他们提供更多表现的机会, 并找到适当的教育措施帮助学生,及时地解决他们思想上遇到的困难,实现从思想到行为的转化,这些迟开的“花朵”同样辉煌灿烂。老师的爱使学生的优良品德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与发展,用爱去滋润“问题学生”的心灵,把爱的种子撒向他们心间,他们同样是爱的阳光下美丽的祖国花朵。

我觉得,任何一位老师都希望自己能胜任班主任这项工作,并把自己从繁重中尽量解脱出来,那么,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就至关重要。人们常说工作做好做不好是能力问题,怎么去做是态度问题。虽然今年我面对一群一年级的小朋友的确有点力不从心,但我始终以虚心的态度去学习,积极处理班级事务,感谢孩子们在不断教会我要如何学会去“爱”她们。

    一、让学生在关爱中树立自信

    教师的关爱是学生的动力,它能使学生想好的方面发展每一位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使学生从情感上愿意接近你,在学习上积极主动自然而然的产生一股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二、让学生在鼓励中树立自信

    每位学生都需要不断的鼓励,就向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赏识学生让学生生活在鼓励中,他就会学会自信,在责备中长大的孩子就学会了自卑,在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就学会了指责别人 ,要着重看待学生的优点,用宽容的心包容学生的不足,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学生任何方面只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哪怕一点点,都可以得到表扬的机会。

    三、让学生在尝试成功中树立自信

    苏霍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学习的愿望。”作为今天的教师,我们要为学生发现或培养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在尝试中得到自己的潜能,看到自己的成功从而树立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从中尝试到成功的滋味,在成功中他们觉得自己在集体中长了本领。自信是一种乐观的胸怀,是一种积极的精神,是一种执着的信念,自信,不仅影响学生目前的学习更是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有了自信,学生就有了一定目标进取,实现自己远大理想。有了自信,学生就有了克服困难的动力。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让每一位学生树立自信,让他们在自信中学习,在自信中生活,在自信中走向成功和未来。

 

    一个学期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从学生进校到现在,从什么都不懂,到现在会认字,会表达,能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我觉得这个变化太大了。这一学期下来,学生完全能适应学校的生活了,并能比较自觉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教育不能急功近利,需要我们慢下来,正如台湾作家黑幼龙先生所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一年四季开放的时间不同。当人家的花在春天开放时,你不要急,也许你家的花是在夏天开;如果到了秋天还没有开,你也不要着急跺他两脚,说不定你家的这颗是腊梅,开的会更动人!”“如果你家的花到了冬天还没有开放,你就要想一想,他也许真是一株铁树呢!他会开出更加绚丽的花朵,只要你耐心等待!”

慢养孩子,静待花开!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3 wuhaneduyun.cn 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4167号   鄂ICP备13001992号-14
主办:武汉市教育局    
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10号     联系邮箱:sdjxx@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