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班级思想道德教育。
利用好周一升旗仪式、每周的班会、少先队活动,以及每天的晨会活动,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效地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和日常学习生活结合起来。以学校的工作计划和布置为指导,结合教育教学相关内容、重大时事、传统节日等,通过日常教学、主题班会、队会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爱国、勤俭、节约、自强、团结等优良品德。使学生在课堂文化知识中、课外实践活动中,在校园、班级集体活动中与家庭生活中,充分学习、实践,既学习知识,又养成良好的习惯与品德。
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以及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班级文化的建设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继续加强学生干部自我管理以及培养合作管理班级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使班级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品质、行为习惯、道德素质的形成发挥“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例如:积极发言、主动订正、书写工整、进校门见师长主动问好、安静、有序进餐、路队快、静、齐等。
三、重视安全问题,加强安全教育。
学生在校时间长,班级安全教育尤其重要。一方面要在校内做好安全教育,包括食品、卫生、交通等方面的安全知识的宣传普及,以及防震减灾等安全措施演练;一方面也要加强与家庭、家长之间的联系,实现家校共育,共同保障学生的安全。同时也要根据“双减”的调整,关注学生课间安全、阳光活动的安全问题。严格遵守课堂常规,如果有违反纪律的现象,由值日组长记录,并记在学生评价表中。
四、卫生方面。
做好校园、班级环境卫生与学生个人卫生。值日生每天按时按要求清扫卫生,要求学生保持好卫生,并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学生注重个人卫生。例如,个人卫生:各小组长轮换检查各组卫生,平时抽查,要求衣着整洁,桌屉干净,物品整齐,由值日组长记录,表现情况记录在卫生劳动中。班级卫生:每天分派值日生清扫,由值日组长负责,进行检查与监督。
五、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与心理健康。
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成长变化特点,关注学生的变化,创设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健康、和谐的 发展;联系《道德与法治》和孩子思想动态,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多种渠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经常主动找学生谈话,点出不足,提出希望,明确发展方向,让学生感受到关爱,对于学习和行为习惯落后的学生更要不定期谈心,尤其在抓住问题时。经常保持与学生家长联系,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六、加强常规管理。
坚持做好晨午晚检、通风、消杀、大扫除等,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教育。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常规训练。完善班级“蜜蜂争章”制度,抓好在校文明常规,对于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孩子颁发奖章,并提醒孩子按时兑奖,提升孩子们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