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夯实常规教育 1. 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比如:可以利用故事会和流动红旗的评比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 合理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这学期利用教师节,国庆节,少先队建队日和元旦等重大活动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二、行规教育 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学校紧张而又丰富多彩的生活,这就要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导,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因此,我决定从以下几点入手: 1.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作为重要抓手,做好礼仪教育,着重抓好轻声慢步、上下楼梯靠右行、书包抽屉干净整洁、日常保洁、大课间站队走路等基础行为习惯,狠抓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文明礼仪,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2.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另外,还要充分发挥教室内的黑板报教育作用,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三、班级纪律 一个班级,要想有良好的班风,必须要有良好的纪律才行。因而,我从以下几点入手: 1.课堂纪律 首先利用班队课师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纪,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这样学生既感到有努力目标,又有约束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遵守纪律。由于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这样变被动的各种要求为主动的行为,有助于学生将文字内化为行为。 2.课间纪律 课间是学生轻松休息的时间,良好的课间纪律将会给整个校园带来活跃而轻松的气氛。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就是解决课间纪律乱的法宝。我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跳绳、做游戏、踢毽子"等活动,使学生既健体又受教育,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扩大交流的空间。同时,随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危险活动和场地,寓教于乐。 四、做好清洁卫生 1.个人卫生:要求衣着整洁,做好"三勤",桌箱勤清,物品勤摆,两操勤做。 2.班级卫生:每天早,中,晚分派值日生清扫,设立卫生监督岗,进行检查与监督。对于主动,及时打扫卫生的同学或小组进行奖励。同时利用花草美化环境,并进行爱护环境和花草的教育。 五、班集体建设 注重培养学生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的意识。学生的集体意识应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应知道自己处于集体之中,应该为集体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后续工作中,我会利用班会等方式,加强学生这方面的培养,以利于形成凝聚的班集体。 注重班干部的培养,班干部是班集体的中坚力量,由于是接班,在日常的观察中对原班干部进行考察,后续再进行调整。另外,我将采取任命加竞选、自荐加推荐的方式,选举出生活委员、体育委员和卫生委员,不但要选出为班级服务、受班级同学喜爱的小干部,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积极竞争、为老师分担、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培养做事认真有责任性的人,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和学会管理。齐心协力搞好工作,建立一个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班集体。
六、安全教育 1.高度重视安全教育。狠抓安全工作,把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首要位置,做到天天讲,时时讲,发现问题立即解决。任何时候都应警钟长鸣、长抓不懈。要经常利用课前、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刻提醒学生课间休息、排队、上厕所等不打闹,不追赶,校园内上下楼梯不拥挤,课间玩耍不做危险动作等。并利用班会进行交通、防溺水、防诈骗、防校园欺凌、食品等安全教育。 2.作为班主任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如遇问题情况,及时向学校反馈并与家长联系沟通,让每个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七、家校沟通 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家庭的纽带,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方能取得良好教育效果,我将充分利用家长群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促进家校合力。同时,与搭班老师保持良好沟通,密切配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纪律,及时掌握学生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