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小学

菁菁校园特色创新

《数字化技术赋能薄弱学校育人质量提升的实践探究》

发布时间:2024-01-03 11:02 栏目:特色创新 发布单位: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小 点击量:759 【公开】

《数字化技术赋能薄弱学校育人质量提升的实践探究》

成果报告

 

一、问题提出

十二年前,一所近90%农民工子弟的薄弱学校,环境破旧,质量低下,干群关系恶劣,生源年年递减……面临着这些窘境,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小学急需找到脱薄的突破口。

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共同富裕”的国策体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共同富裕”是新发展的重要核心内涵。共同富裕在教育上的体现是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体现在办学思路上就是要办好“老板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实现老板姓由过去的“有学上”到现在的“上好学”。

()通过技术赋能提升育人质量薄弱学校发展校本化新路径

育人质量的提升需要教育理念、环境、课程、课堂、资源、教师等各相关要素均实现最大效益。提升育人质量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指出,要推进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教育教学变革。国家层面的宏观发展规划为教育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育人质量提升提供了全局性的定位和遵循。

解决基于数字化转型和数据驱动的技术设备的一体化很容易,但对一所薄弱学校来讲,要构建教育理念与教育软硬件一体化的生态,实现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双效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技术赋能突破薄弱学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困局新探索

2015年3月对外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一文件,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并将其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我国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指导思想是“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作为一所薄弱学校,大多数学生家庭环境不良、学习基础和习惯较差、表现不自信、意志品质弱,成为其成长过程中最大的心理制约。同时培育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增强其竞争力的核心素养,也是关乎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

)技术赋能寻找学校教育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策略

2012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指出,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生动活泼主动发展。鼓励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2022年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关联;要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探索主题化、项目式、任务群等学习。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的变革都是对一个时代发展的回应。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这个时代学校教学变革的主题。数字化技术如何深度融合课程建设、课堂形态、学生学习方式、课程资源开发与学生发展过程性评价是制约薄弱学校育人质量提升的瓶颈问题。因此,在新课标、跨学科、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改革中,学校需要研究在平台、资源、工具、终端、网络支持下的如何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推进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方法、策略和路径。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一)解决的主要问题

1.基于技术赋能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占主体的薄弱学校育人质量提升的难点问题。

三道街小学以教育数字化改革为抓手,推动升级教育教学空间、扩大学科发展空间、完善学校治理空间,构建教育理念与教育软硬件一体化育人新生态,提升学校育人质量。

2.基于技术赋能解决薄弱学校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困局问题。

基于学校学生四维核心素养发展目标,解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困局问题。

3.解决技术赋能育人形态有效实施的策略问题。

运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开展学习方式的变革、思维方式的改变、国家课程的整合、评价方式的创新等举措,促进学生全面及个性化发展。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

1.理论萌生阶段(2010年9月——2013年7月)

通过学习、调研,确定用教育现代化的思想重构学校育人新生态,升华办学理念,重构学校制度文化,重新规划环境布局,以学生为中心,着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精心打造高效课堂。进行了教学方式“30+10”、“20+20”探究等。

2.实践深化阶段(2013年8月——2019年7月)

基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建构了四个维度、19项关键能力的小学生“四维素养”(人文素养、思维素养、学习素养、科学素养)结构。

技术赋能,自主研发5500个资源和1200节微课,开展“翻转课堂”、“魔方课堂”等不同时期教学模式的探究,实现个性化学习;组织“TOPS”课程开发、大单元教学内容重组的课程研究;基于“PEAK”项目学习的学习方式探究;基于“数字画像”学生发展评价的应用研究等育人形态的迭代、深化与实践应用。

3.总结提炼阶段(2019年8月——2020年8月)

总结提炼TOPS课程、学习方式、评价机制、课题等方面资料。

4.成果推广阶段(2020年8月——现在)

整理资料,形成系列成果(专著、数据、视频、课件、资源包等),同时在各类竞赛、活动中推广学校的经验。使成果形成可供复制、可示范的模式和做法。

三道街小学在数字化技术赋能薄弱学校育人质量提升的实践探究中,校长尹慧红作为教育部厅局长教育信息化培训专家,多次在教育部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大会”上作典型经验发言,出版了4本专著,主持参与全国、省、市10个规划、重点课题。作为湖北省名师、正高级教师,每年参与国培省培各级农村教师、校长培训班授课不少于60场次。

三道街小学作为全国信息名校,作为“中国好教师”全国教师培训基地、全国校长培训基地、湖北省跟岗生影子培训基地,起到了决定性示范引领作用,影响卓著。近几年接待同仁参观学习场次排名湖北省第一,课改先进的理念辐射到全国各地: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广西、青海、宁夏,包括台湾等地。同时,积极联合区域内兄弟学校合作办学,对恩施龙凤镇初级中学等七所薄弱学校给予理念、技术上的服务和支撑,收到了良好成效。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探索数字化技术赋能薄弱学校育人质量提升的理论基础、实践路径。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面对近90%农民工子弟的生源现状,三道街小学2010年提出了“让每一个孩子平等享受优质教育”的办学理念,以教育信息化提升课堂效率为切入点,通过理念、课程、课堂、评价、教师、文化等全方位、系统性的变革与重构,在十二年的时间内,让一所普通不起眼的学校成为全国信息技术名校,收获了教育公平与效率并举的双效成果。

(一)数字技术赋能形成学校育人新形态

数字转型的新时期,建构了数字技术赋能下的新形态,即云、网、端的教育新基建;虚实结合的学习空间创新;数据驱动的业务数字化转型;以人工智能、创客丰富学习内容;以探究过程提升认知水平;大数据、自适应的精准教育教学;深度、体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方式;富媒体、游戏化资源增强学习兴趣;大数据过程性的数字评价。

 

(二)基于学生发展,确定学生四维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2014年,学校提出本校小学学生发展四维核心素养:人文素养、思维素养、学习素养、科学素养四大素养。四个素养从不同角度刻画21世纪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它们之间既各有侧重,又相互紧密关联,形成一个整体。

 

(三)数字化技术赋能,促进学习内容创新

2016年学校建构了以素养为导向的学习目标建设与设计“TOPS课程”。

“TOPS”由主题(Theme)、组织(Organize)、实践(Practice)、 分享(Share)四个单词开头字母组成。将原来小学国家课程的14门学科,整理成为五个领域课程:《品德与健康》、《语言与阅读》、《数学与思维》《科学与技术》《体育与艺术》。

 

第一类学习领域课程:《品德与健康》

涵盖国家课程《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地方课程《生命与安全》《心理健康》四门学科。

第二类学习领域课程:《语言与阅读》

将英语与语文统整为一个学习领域,即“语言与阅读”。

第三类学习领域课程:《数学与思维》

第四类学习领域课程:《科学与技术》

涵盖国家课程《科学》《信息科技》、地方课程《科技制作》三门学科。

第五类学习领域课程:《体育与艺术》

涵盖国家课程《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劳动技术》四门学科。

学校在教材内容上进行大单元重组设计,按照结构化思维方式,将各学科知识重难点进行梳理,避免学科之间相同、重复、交叉的教学内容,结合未来教育,拓展、补充与学生能力有关的学习内容,形成每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大单元主题板块。

(四)数字化技术赋能,改变知识呈现方式

学校从2013年开始建设微课资源,根据教材的版本变化和学生使用反馈,一直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学校目前已形成以微课、慕课、电子图书、电子教案和学情跟踪表为主要类别的资源体系。目前研发了5500多个模块化的课程资源和1200多节各科系列微课。其中,建有语文微课278个、数学微课498个、英语微课207个、体育微课50个。音美特色慕课系列60个,科技制作微课系列48个,另有国家、省市精品课20余节。除此之外,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德育工作中的学生一日常规和文明礼仪方面也都有成套的微课视频。资源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此外,它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所有微课资源都在学校360云盘资源库里,教师共同制作资源、共享教学资源,实现了师生发展的共赢。

知识呈现方式的改变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必然变革。2020年,武汉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学校的围墙,让信息技术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主导,学校成为全省唯一一所每节课都是直播课堂的学校。2020年11月学校撰写的《疫情下的课程设置与实施》案例参展全国典型,同时获得湖北省案例评比一等奖。

(五)数字化技术赋能,更新课堂教学模式

“30+10”“20+20”的教学模式变革的基础上,2013年全省首批在课堂引进电子书包,建立云环境下的“魔方课堂”。“魔方课堂”是在云环境下,利用信息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对大容量知识的搜索、整理、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实现课堂的最大化效率和最优化效益。获得武汉市第二届“十佳高效课堂”评比的第一名。

(六)数字化技术赋能,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学校基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TOPS课程全部按PEAK(顶点)项目化学习方式实施,即由整体感知(Perceive)、探索建构(Explore)、应用迁移(Apply)、学习分享(Know)四个环节组成,项目学习突破传统以教材为纲的课程,以问题解决和文化传承为导向构建项目化课程。项目学习实现了跨学科、个性化的学习,促进了教师课程研发能力的提升,用多学科视角开展教学;学生学习意识由被动转向主动,学习方式从单一走向混合,合作与探究使学习真正发生;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和创新力,在真实情境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经验。

(七)数字化技术赋能,改善学生思维品质

为改善学生思维品质,全校全学科全学段广泛开展思维导图的运用:课上画总结思维导图,课下画预习、复习思维导图,课外画阅读思维导图和生活中画主题思维导图。知识图谱体系的建构,让感性的内容条理化、系统化、抽象化;让概念的内容离散化、感性化、具象化。培养学生养成开放思维和聚合思维时有法、有章、有度的习惯,做到训练有素,从而改善学生学习的思维品质。2017年9月,学校在全区召开了思维导图运用现场会。2019年10月,学校请来著名青少年脑力训练专家、“中国记忆教父”郭传威及他的团队到学校开展了博赞思维导图教研分享会,武昌区兄弟学校教育同仁们全程参与本次活动。学校同年出版了专著《思维的力量》。

(八)数字化技术赋能,创新评价方式

学校建立了SAGE(贤者)评价体系。SAGE由四个字母组成,分别代表着Score(成绩)、Accomplishment(成功)、Growth(成长)、Excellent(成才)。SAGE评价,秉承“知识+能力、过程+数据、表现+素养、成长+成功”的评价理念,建立并运用“品德表现、学业水平、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素养评价标准,构建探索基于数据评价方式的创新。学校建立了以学生公民素养、身体健康、学习能力为培养目标的三维综合评价机制。通过各类数据的汇集与分析,为每一个学生绘制数字成长画像。

一是基于教育云平台管理大数据的学生公民素养发展评价,学校将少先队雏鹰争章办法和德育部门对学生的素质评价相融合,确立了“公民素养发展”评价体系。以学校“蜜蜂争章”活动为载体,通过设立分级目标和“新锐”奖章,激发少年儿童的内在成长潜力。公民素养评价体系落脚在“蜜蜂争章”活动中。“蜜蜂争章”在“智慧校园”这一款软件里,老师们通过下载“智慧校园”APP可以给每个孩子颁发奖章,针对学生在四大素养和十九项关键能力中的表现进行时时评价,并可添加备注颁发理由。

二是基于智能手环监测和诊断的学生身体健康发展评价。学校根据新时代小学生身体健康管理的要求,制定了《小学生身体健康评价新标准(试用版)》,把身体健康评价体系分为三大类:(1)肌体健康(SLPA):学生在安静状态(低于1.5梅脱的能量消耗)下的体质健康指数,包括体质指数(身高、体重)、肺活量、心率、平均睡眠、视力五个指标。(2)行为健康(LIPA):学生在小幅度活动状态(高于1.5梅脱,低于3梅脱的能量消耗)下的体质健康指数,包括公共区域活动总时长、活动频次两个指标。(3)体能健康(MVPA):学生在中到高强度的运动状态(高于3梅脱的能量消耗)下的体质健康指数,包括50米跑、坐位体前屈、跳绳、仰卧起坐、50米X8往返跑五个指标。学校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能够让学生的身体健康评价数据更加准确并缩短评价频次,让学生的评价数据更加有效。学生只要随时佩戴智能手环,就能自动收集和上传心率、睡眠时间、活动频次等数据。而肺活量、跳绳等项目,则可以通过每月定期体育测试,也能利用课间活动时间自主到体测设备区进行测试,在体测设备的支持下,每一个数据都会被自动记录,并上传到云平台进行分析,从而形成全面的、动态的学生身体健康分析报告。而该报告面向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和所在年级的体育教师开放,帮助家校联合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及时进行干预。

三是基于知识运用、解决问题的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评价。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评价= 学业评价(学科成绩:卷面考试)+关键能力(项目学习)评价。关键能力评价包含五大学习领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分享能力的总和。

学校三维的评价方式的创新让评价内容从单一的考试分数评价转向情境化、真实的综合能力评价。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重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提升;让评价方法从定量评价转向定量+定性,用数据建模,记录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轨迹,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让评价目的从甄别选拔评价转向到全面个性发展评价,引导每一位教师形成正确的人才评价观;让评价(社会)效益从焦虑担忧转向和谐共赢,从而保障每一个家庭的和谐发展、社会稳定。

四、效果与反思

(一)实践成效

1.学校获奖

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三道街小学花了整整十年时间,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了学校育人质量的提升。

三道街小学先后获得“国际生态学校”“全国环境示范学校”“全国首批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基地校”“湖北省首批数字校园示范学校”“湖北省科普特色学校”“湖北省智慧校园百强校”“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武汉市首批标准化建设学校”“武汉市首批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达标学校”“武昌区首届基础教育成果特等奖”等荣誉称号。

2014年入选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交流的联合国案例;2016年承办了武汉市创客联盟会议工作;2016年学校信息教育案例入选湖北省信息化优秀案例;2016年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现场会案例评选,入选100个案例集;2017年《让每一个孩子平等享受优质的教育》案例在“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优秀育人案例评选中获得学校组育人案例一等奖;2020年《疫情下的课程实施与管理》获得湖北省一等奖案例,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线上教学案例;2022年《借助学生数字画像构建 推动综合评价机制创新》荣获教育部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示范案例。2022年《基于大数据下小学生体育监测与干预》荣获教育部智慧教育优秀案例。校长尹慧红两次在教育部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大会”上作典型经验发言。

2.课题引领

三道街小学全国课题《小学网上少先队建设的实践研究》、湖北省重点规划课题《新媒体新技术在小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的研究》、湖北省专项资助重点规划课题《小学网络班级空间建设的实践研究》、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构建“TOPS课程”的研究 》《基于大数据评价下的小学生身体健康监测与指导》均以优秀等级结题。

出版了朱永新系列丛书《涵育学生关键能力》等4本专著。教师近百人次荣获全国奖项,产生11位小中高教师、6位副校长。校长尹慧红荣获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百强校长、全国学校文化策划师;湖北省特级教师、省名师、省骨干教师、省教育改革与创新优秀校长;武汉市劳动模范、市黄鹤英才、市学科带头人、市创客教育卓越推广人等称号,多年来坚守薄弱学校,以一种办真教育的情怀矢志不渝地进行变革和创新。

3.素养提升

基于未来教育的“TOPS”课程改革,如春天的雨露,滋润了流动的花朵,学生由胆小怯弱变为落落大方;由笨嘴拙舌变为能说会道;由默默无闻变为能唱会跳;由孤陋寡闻变为见多识广。

课程改革之前,2010年学校参加武昌区调考,语文平均分68分,数学平均分48分,列全区末位。面对现状,学校的选择是:破釜沉舟,化茧成蝶。在四维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通过多年的课程改革,学生学业水平得到了提高。在2018年全区科学、音乐、美术三科综合学科调考中,荣获全区第一名。2021年学校四年级学生在全区道德与法治和体育调考中,再次荣获全区第一名。2022年全区语文和数学调考中,综合排名全区第六名。           

学生的综合素养、关键能力也得到全方位提升。2018年学校获得全国航空竞赛全国总决赛金牌;2018年全国首届VR飞行赛总决赛团体铜牌;2019年获“飞北”赛湖北省唯一金牌;2022年获全国3D智能作品创作一等奖。十二年来学生共计获得国家级各类奖项150多个,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信、幸福、快乐的笑容。家长满意度从2010年的8%提升到近五年的99.8%。

4.成果辐射

教育部原副部长杜占元、规划司司长刘昌亚、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副司长舒华、原司长王延觉、中央电教馆原馆长王珠珠等领导多次到学校调研。作为“中国好教师”、湖北省跟岗生培训基地,影响卓著。近1000场教育同仁的参观,课改先进的理念辐射到全国各地。三道街小学对新疆博乐第一小学等七所薄弱学校给予的理念、技术的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中国教育报》三次专题报道;《湖北教育》等多次报道。

(二)改进方向

三道街小学在数字化技术赋能薄弱学校育人质量提升的实践探究中,如何将评价体系建设得更加完善,聚焦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将课改成果在更广泛的地域辐射,引领更多学校实践运用;如何将湖北省信息名校,通过课改成为武汉市综合实力名校,培养更多名师,学校将进一步深耕细作,锐意进取,奋力开创学校教育事业新局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3 wuhaneduyun.cn 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132号   鄂ICP备13001992号-14
主办:武汉市教育局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10号     联系邮箱:sdjxx@qq.com